近期,新民晚报记者对淮海东路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从云南南路至淮海东路68号的淮云大厦地下通道,外卖配送员往来频繁,现场气氛异常活跃。记者进入地下室,观察到通道两侧设有标注外卖店铺名称的“格子间”厨房。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厨房内并未张贴营业执照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相关文件。
多个城市的商家已开始使用这种模式,并将之命名为“共享厨房”。这些厨房由多家外卖服务点共同利用,主要职能是提供外卖服务,不提供堂食。在淮云大厦的地下室,记者在附近的通道上找到了一张贴有“共享”字样的营业执照,该执照由上海食栗莱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在调查外卖平台时,记者发现了一些不一致之处。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营业执照上的经营主体名称与外卖平台上显示的营业单位名称之间。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
“今相约•木桶饭”设于淮云大厦地下一层,并开展外卖业务。尽管在黄浦区的湘菜外卖店铺中排名第二,但其食品安全记录中,经营单位的信息存在不一致之处。根据营业执照,经营主体应为上海食栗莱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然而,在平台上的食品安全档案中,却显示了两个不同的运营实体,这一情况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来源和安全的担忧。
记者来到东淮海国际大厦二楼,对“今相约•木桶饭”的运营状况进行了考察。调查发现,201至206号房间并未开设该餐厅,且现场物品摆放混乱。尽管有关于“二楼整顿、停业”的公告,但记者未能找到相应的营业执照。另外,在“共享厨房”区域,物品摆放无序,卫生条件较差,引发了担忧。
淮云大厦地下室周边,黄陂北路与新昌路交界的部分写字楼地下室,现存在无明确经营主体的“共享厨房”外卖服务。例如,一家自称黄浦区湘菜外卖销量领先的店铺,就设于黄陂北路一栋写字楼的地下室。该区域不仅设有两家外卖店,还提供堂食服务。美椒餐厅中区食堂内,设有“黄浦区‘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的显著标志。食堂内还分布着多个品牌各异的外卖店铺。在这些分隔的格子间里,可以看到同一团队同时运营着两家外卖店,每家店铺均采用不同的品牌名称。
据记者获悉,存在环境条件差、经营主体模糊的“共享厨房”外卖服务,已触犯现行法律法规。外卖平台客服明确指出,严禁实际运营者与营业执照信息不符。以黄陂北路某写字楼地下室为例,工作人员已对拍照行为进行了即时制止。当前,相关部门正对涉及不明经营主体的“共享厨房”外卖服务进行深入调查与处理。关于未来将采取的具体监管措施,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订购外卖时,消费者是否关注其背后的经营实体及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