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德国风电扩张离不开中国技术!2030年目标能否实现?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14 2025-03-16

近期,中国风电设备进入德国市场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德国能源行业的大型企业对该设备表达了支持。但与此同时,德国某些机构对其安全性表达了疑虑。这一现象背后的利益驱动因素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究。

能源目标受阻

德国已确立详尽的能源战略规划,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确保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或超过30吉瓦,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或超过115吉瓦。当前,可供挑选的供应商数量不多,这一局面给风电行业的持续进步带来了挑战。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能源公司EnBW及德国莱茵集团RWE均指出,若中国制造商缺席,德国在2030年达成风电扩张目标的机会将大幅降低。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揭示,2024年,可再生能源在德国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59.4%,这一比例刷新了历史记录。具体来看,风能对这一总量的贡献约为31.5%,其在德国能源结构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鉴于此,实现风电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建立坚实的供应链成为当务之急。

中方首获订单

去年,德国Luxcara公司,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资产管理的机构,与我国某风电企业签订了供应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向德国北海的Waterkant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6台风力发电机。这一合作标志着我国风电企业在德国市场取得了零的突破,同时在欧盟范围内创下了交易额的最高纪录。尽管如此,这一成就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德国国防与战略研究所近期提出,鉴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在德国海域周边不宜安装16座由中国生产的风机。同时,该机构对中资企业所供应的海上风电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为此,该机构建议政府设立审查制度。

企业力挺中方

部分机构对德国大型能源企业产生了疑虑。尽管目前EnBW尚未采用中国产的风力涡轮机,但其发言人透露,公司未来有可能考虑采购这类设备。为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维持领先地位,EnBW并未打算彻底切断与中国制造商的合作关系,这一决定亦体现了经济层面的考量。

RWE强调,政策制定者应当明确安全政策的相关内容。考虑到全球海上供应链的生产能力相对有限,从企业立场出发,该公司对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并按照欧洲标准生产的中国制造商持支持态度,并无根本异议。

中方有力回应

针对有关安全方面的疑虑,相关机构已给出明确答复。Luxcara指出,项目中的关键部件均由欧洲厂商供应。风力涡轮机将接受独立专家的严格审查,以确保其满足“最高级别的信息技术与数据安全标准”。在调试这些关键部件之前,每一部件都将进行安全检测。

中国驻欧盟商会发布声明,强调针对我国风电设备企业涉嫌通过传感器等手段搜集德国敏感信息的指控,缺乏技术依据和事实证据。海上风电传感器主要用于风机性能的优化,相关设备的控制权由德国及欧洲合作伙伴共同掌握,故不存在远程操控或数据泄露的风险。

供应链之困

德国风电行业正遭遇挑战,供应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风机设备制造商技术领先,制造能力强大,为德国风电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若德国限制使用我国制造的风机设备,其扩大风电规模的努力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中国风电产业正快速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其技术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这些技术和产品有效缓解了风电场供应的制约,同时降低了成本。对于德国风电市场来说,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争议影响几何

争议主要涉及中国风电设备在德国市场的进入障碍,涉及面较广。若采纳某些机构提出的方案,即禁止使用中国制造的风机,德国的风电发展目标可能遭遇不确定的未来,能源转型步伐可能因此放慢。

能源企业对中国风电设备给予支持,这一举措反映出市场对中国技术的肯定。争议的最终解决不仅将对中德两国的风电行业产生长远效应,还将对全球风电市场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德国对中国风电设备市场准入的举措,您如何看待?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文章点赞及推广。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