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银行员工借款35万后失联,你的存款还安全吗?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7 2025-03-16

员工借贷开端

银行女柜员自称“凑业绩”,被指向多人借款380万元后失联;商南农商行:已开除,系个人行为_银行女柜员自称“凑业绩”,被指向多人借款380万元后失联;商南农商行:已开除,系个人行为_

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的众多居民面临了借贷方面的争议。商南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名职员,名为明某,以增加业绩为借口,多次进行大额贷款操作。到了9月底,明某前往陈先生的店铺,请求借取35万元,并保证下个月偿还。考虑到陈先生对银行柜员面临的业绩压力有所认识,并且与明某有相识之谊,陈先生最终应允了这一借款请求。9月30日,明某向陈先生之妻包女士发放了一纸借款证明。该证明显示,借款额度为35万元,来源于邮政贷款,并设定了一个月的还款期限。

王先生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明某以存款业绩为由,从王先生那里借走了二十万元。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明某发现王先生的账户内有资金。随后,她私下联系王先生,请求借用三天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鉴于明某的家庭关系,王先生答应了她的请求。但遗憾的是,在转账过程中并未进行核实,结果发现这笔钱被错误地转入了明某丈夫的账户。

屡次拖延还款

银行女柜员自称“凑业绩”,被指向多人借款380万元后失联;商南农商行:已开除,系个人行为_银行女柜员自称“凑业绩”,被指向多人借款380万元后失联;商南农商行:已开除,系个人行为_

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期限已经过去,明某未能按期归还贷款。陈先生所借出的35万元,明某在2024年11月6日的补充协议中承诺,本金和利息需在12月1日前全部付清。但时至今日,这笔钱尚未退还。初步估算,明某的借款总额已攀升至380万元。

王先生在还款期限过后,多次以不同理由推迟还款。踏入2025年,尽管借款已到期,款项却尚未归还。起初,出借者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延误,但随后情况急剧恶化,程度不断加深。

员工失联难寻

今年二月,局势急剧恶化,明某突然与外界失去联络。陈先生等债权人尝试与她取得联系,却始终无果,她似乎完全消失。他们通过电话和短信反复尝试,但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陈先生等人先前承诺的借贷担保现已不复存在。他们四处搜寻,努力寻找明某的下落,却始终未能成功。借款者内心焦虑,对于接下来的行动方向感到迷茫。

报案不予立案

陈先生等人因明某未偿还贷款且失去联络,遂至商南县城关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回应称,该事件不满足诈骗要件,故无法予以立案,并建议陈先生等人与银行进行沟通协商以寻求解决方案。

陈先生等人虽略显失望,但仍遵循派出所的建议,将希望寄托于银行。他们深信银行有责任对员工行为负责,且具备协助解决困难的能力。

银行处理态度

2月初,陈先生与其他出借人一同访问商南农商银行,寻找明某。银行成功与其取得联系,并协助他们详细记录了借款信息,并承诺在月底前解决此事。但一个月后,他们却得知明某已被解雇的消息。

银行女柜员自称“凑业绩”,被指向多人借款380万元后失联;商南农商行:已开除,系个人行为__银行女柜员自称“凑业绩”,被指向多人借款380万元后失联;商南农商行:已开除,系个人行为

记者联系了商南农商银行,相关部门人员确认,明某于二月底已被免去职务。但关于解职的具体缘由,他们并未掌握详细信息。此外,他们明确指出,明某的贷款是个人行为,与银行并无直接关系。银行未曾承诺协助处理相关事宜,这一声明让借款人感到更加不满。

出借人维权困境

出借者原本抱有期望,却转而感到绝望,陷入了维权的困境。陈先生及王先生等人心急如焚,不知如何索回资金。这些资金中,部分是他们多年的储蓄,部分则是通过贷款所得,如今资金无法追回,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他们正面临选择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是继续与银行协商,还是寻求法律援助。他们目前感到迷茫,并期待社会能提供必要的关注和帮助。

目前情况下,关于出借人能否借助法律手段收回资金的问题尚存疑虑。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发表见解,加入讨论。此外,恳请各位点赞并分享此文。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