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左右,红星记者在青羊区青龙街进行现场考察。该路段的公交车专用道在非高峰期是开放的,但实际利用率却很低。街道上,除了少数出租车在医院门口接送乘客外,很少见到其他社会车辆进入。即便有车辆进入,也大多是前往医院就诊的私家车,接送完乘客后便迅速离开。
王先生在医院门前迎接亲友,尽管公交专用道已经开放,但他对具体哪些路段开放并不了解。因此,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麻烦,他选择不使用公交专用道。史先生由于个人习惯,每次看到公交专用道标志,都会主动驶向其他车道,不愿意轻易进入,这种谨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交专用道在非高峰时段的使用效率。
记者沿青龙街西行,经过八宝街和西大街时观察到,多数车辆仅在必须转弯时,才会遵循地面指示线驶入公交专用道进行右转。尽管上方标示牌已清晰标明非专用时段的公交道允许车辆直行右转,但实际看到直行车辆驶入专用道的情况却相对较少。尽管道路标识非常明确,但驾驶者仍普遍保持着原有的驾驶方式。
青龙街与人民中路交叉口,公交专用道标识已不复存在。据现场交警说明,该路口呈“丁”字状,公交车可灵活左转或右转。取消右侧公交专用道旨在缓解交通拥堵。许多车辆习惯性地提前进入已取消的公交车道进行右转。
公交专用道调整行动中,交通管理部门对79条线路的专用道标识和标线进行了更新。根据各路段的具体情况,部分专用道已被取消。以锦城大道为例,取消专用道后,效果明显。此次调整将取消专用道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对新路口的车道进行了重新布局。
李景昊,成都交警六分局三大队大队长,指出在交通高峰时段,锦城大道并未出现拥堵现象。自公交专用道被取消以来,该路段的通行效率提升了30%,有效减轻了交通压力。这一举措在锦城大道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并为其他道路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您是否认为这些公交道改进措施适合在更多街道上实施?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记得为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