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今年致力于加快推动,针对民众的紧迫需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自该措施实施以来,在解决民众具体问题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区、街镇各级综合治理中心陆续成立,众多相关部门和组织积极参与,以崭新的形象接待民众的诉求。
相关部门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等,以及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已入驻综合治理平台。此外,调解组织和心理援助等社会资源也逐步融入。这些部门与资源的集中,为群众诉求的集中处理提供了坚实支持,显著降低了群众在不同机构间往返的频率。
记者在多地对综治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民众办理事务的便利性有了显著提升,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样大幅增长。过去,民众在提出问题时,常常因对负责部门的不清楚或需多次往返而感到不便。如今,综治中心位置醒目,位于社区楼下主要道路附近,能够提供“一站式受理、全方位调解、全程化解决”的服务。
西青区近日发生一宗邻里争执,牵涉到居民及小区物业管理方。尽管经过多次调解尝试,双方仍未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事件发生后,街道工作人员介入,引导涉事者至西青区综治中心。中心工作人员接收案件信息,随即与区住建委沟通,并安排律师参与调解。律师从责任和法律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而调解员则向双方阐释了各自的得失。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一矛盾。
对于难以调和的矛盾,综合治理机构具备完善的处理手段。他们能够依照相关法规,迅速采用仲裁、复议、裁决、信访、诉讼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以南开区某住宅小区居民与商家之间的争执为例,在街道调解未能平息后,矛盾升级。综治中心在分析后,将此事纳入诉讼程序,并启动了简易民事程序,确保问题能够迅速得到妥善解决。
天津市委政法委发布的数据表明,自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启动以来,接待群众累计达7961人次,批次总量为7329。众多关键及复杂问题已得到妥善处理。此外,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缓解心理压力的关键场所。目前,越来越多的群众从过去的困惑状态转变为积极寻求支持,综治中心赢得了广泛的民众信任。未来,相关部门将持续推动职责的依法履行,同时加强合作,其目标在于显著增强公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及安全感。
关于这种“一站式”满足公众需求的模式,能否在其他地区得以推广,公众意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