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在广西具有举足轻重的传统节日地位,文化气息浓郁。29日,南宁园博园成功举办了“多彩三月三 民俗乐园博”系列活动,活动规模庞大。众多游客被吸引,纷纷涌入现场,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3月29日,南宁园博园沐浴在明媚阳光下,场面热闹非凡。在“多彩三月三 民俗乐园博”系列活动的启动式中,游客们陆续到来,对即将上演的民俗表演和体验项目抱有极大期待。现场彩旗飘扬,欢声笑语不断,人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众人齐聚一堂,目光集中舞台,急切期待着民俗盛宴的正式开场。
壮族大鼓的热烈开场,鼓声激荡,宣告着三月三的喜庆氛围即将拉开序幕。鼓手们的精湛技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紧接着,舞芭蕉龙和侗族大歌等节目依次登场,节目内容丰富,观众们全神贯注,深深被广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春牛舞姿翩翩,色彩丰富,成为活动亮点。春牛造型栩栩如生,在场中舞动,寓意五谷丰登。农民们坚信春牛舞动预示着丰收,这一传统表演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众多游客被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并用手机记录下这一热闹场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赞叹。舞者们手持火龙,于夜幕低垂之际,舞动出炽热的火焰。火龙在空中翻滚腾跃,仿佛一条灵活的巨龙在夜空中穿梭。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化表演形式的巧妙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园博园广西园中的花山叠瀑风光旖旎,刘三姐对歌小剧场生动再现了传世情节。演员们以动听的歌声和娴熟的演技,将刘三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给观众面前。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浪漫的时代。小剧场的舞台设计巧妙,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为观众带来了仿佛置身其中的观演体验。
演员们通过歌声呈现了广西的独特地域风情和民间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纷纷自发地跟着哼唱。歌谣剧场不仅吸引了游客亲身体验刘三姐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他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了解。游客们普遍觉得这种表演形式独具特色,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精彩演出。
游行队伍人数众多,场面热烈非凡。成员们身着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服装,手持绣球、铜鼓等传统道具。他们与“五彩春牛”、花婆等民俗队伍一道,沿着园博大道进行游行。队伍色彩斑斓,犹如一条流动的风景线。沿途,众多游客聚集在道路两旁,纷纷拍照留念,沉浸在浓厚的民俗氛围之中。
巡游队伍中,花婆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她代表着生命、生育和美好祝愿,其和蔼的面容和多彩的服饰吸引了众多孩童的目光。孩子们争相跟随花婆,期盼感受那份神秘的力量。整个巡游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将园博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活动场地设有抛绣球、板鞋竞速、多耶舞、竹竿舞等多种民间体育活动。游客们积极参与,深刻感受到了广西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抛绣球环节,众多年轻男性竞相抢接,渴望获得心仪女性的关注。至于板鞋比赛,各参赛队伍凭借默契的配合,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中奋力冲刺,力求夺取胜利。
多耶舞与竹竿舞现场气氛热烈。游客们手牵手共舞,跟随欢快的节奏尽情舞动,沉浸在舞蹈带来的快乐之中。互动性强的活动让游客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极大地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众多游客表示,通过这些互动体验,他们对广西的民间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广西园中的风雨廊正举行长桌宴,游客与市民在此既能聆听琵琶演奏,又能品尝到地道的广西簸箕宴。美食种类繁多,涵盖了各式肉类、蔬菜和特色小吃。琵琶声清脆动听,为用餐增添了别样的风情。同时,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传统音乐表演,心情愉悦。
园博大道上的民俗集市、米粉制作体验区及织锦非遗体验区亦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些区域,游客可购买到具有广西特色的纪念品和手工艺术品。在米粉制作体验区,游客得以亲自动手制作米粉,并品尝自制的美食。手工织锦非遗体验区则向游客呈现了传统织锦工艺的独特吸引力。
“三月三民俗盛事‘多彩乐园’即将于4月1日落下帷幕。大家是否觉得这类民俗活动对广西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有正面影响?欢迎点赞、分享并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