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平担任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完井研究所主任师,专注于钻井前沿技术的研发与突破,以提升油田开发效率。随后,将详细阐述他在解决钻井难题过程中的个人经历及所获得的成就。
顺北二区新开发区域气井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高压气井,正遭遇地层气体渗入钻井液的难题。这一现象引发了高套压和溢流等风险。陈修平对此有深刻认识,他强调,及时提出最优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以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他不断监控气井变化,搜集相关数据,为应对这一新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9年,陈修平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随后加入了西北油田。他的工作职责涵盖了指导8000米以下深井的钻井作业。当时,顺北油气田面临钻井作业中的坍塌风险。18条断裂带导致地层严重破碎,这一情况容易引发坍塌、卡钻、埋钻等问题,给钻井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钻井作业启动之前,技术人员必须对地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预估潜在裂缝的分布,随后对钻井路径进行优化,并对钻进方向作出调整,以确保避开裂缝密集区域。然而,并非所有地层裂缝的情况都能被准确预测。以5号断裂带为例,该区域的地层裂缝问题尤为突出。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钻头深入至地层约8000米深处,多次遇到地层障碍,迫使作业团队不得不实施三次转向进行侧钻。这些连续的操作耗费了大约100天时间,最终顺利抵达预定目标点。
陈修平专注于攻克破碎地层钻井难题,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广泛查阅文献,深入实地考察,并向专家请教。经过两年的博士后研究,陈修平及其团队共同研发出“顺北特深井破碎带地层井壁稳定技术”等五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显著降低了井壁失稳的复杂性,并将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了超过70%。自2019年开始,钻井作业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原本超过200天的钻井周期,现已缩短至100多天。其中,最短钻井作业时间仅需71天。
陈修平近期面临了深层地层气体侵入钻井液的挑战。他计划与地质团队携手合作,研究地层压力系数。基于这一研究,他计划科学设计井身结构和钻井液密度。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他将持续监测套管压力的波动,并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控压策略。
陈修平在顺北油气田成功指导钻井作业,完成了超过100口深度在8000至9000米的超深井。与过去相比,钻井周期缩短了60%。总计节省钻井成本达2.6亿元。此外,他还创造了亚洲最深井等多项工程的新纪录,为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工程技术支持。
未来,超深井钻井技术将面临何种新挑战尚待揭晓。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不妨为本文点赞并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陈修平先生的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