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职旺季“金三银四”期间,各地为支持外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纷纷出台了提供免费短期住宿的措施。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于3月进行的调查,这一政策得到了毕业生们的高度好评。本次调研涉及343名2025届毕业生,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即99.4%的人士认为该政策有助于缓解求职压力,其中66.8%的学生对其减轻负担的效果表示高度认可。
调查显示,住房扶持措施显著影响了毕业生的工作地选择。在受访的2025届毕业生中,有82.4%的人认为,所在地的住房扶持政策将对其未来工作地的决定产生显著影响。提供住宿支持成为各地吸引人才的重要策略。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住房成本成为毕业生关注的焦点,此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
毕业生对于免费住宿政策提出了改进建议。他们普遍希望扩大房源供应范围,这一需求占比达到62.7%。目前房源短缺问题可能使部分毕业生无法享受到政策优惠,而扩大覆盖面将有助于更多毕业生受益。此外,有60.1%的学生希望明确申请标准并简化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的流程可能会阻碍毕业生申请。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受访者提出,应增强政策的宣传广度,以增加公众对该政策的认知。当前,部分毕业生对政策所知有限,若宣传不足,将削弱政策成效。相关部门需通过不同途径,包括社交媒体和校园公告等,提高政策的知名度,确保有需要的毕业生能够充分了解并从中获益。
报道显示,多地对异地求职的毕业生实施了免费住宿措施。诸如杭州、深圳、郑州、武汉等城市率先实施,提供7至15天的免费住宿。毕业生可通过正规途径提交入住申请,此举有效缓解了他们在求职期间的住宿问题,确保学生能更加专注于面试和就业。
为消除求职者的后顾之忧,高达94.4%的2025届受访者期望短期免费住宿政策能在更多城市得到普及。该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不仅缓解了毕业生的经济压力,还有助于各地吸引优秀人才。各地应当对此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促进该政策的全面推广。
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除住房扶持措施外,还有哪些具体政策能够有效吸引应届毕业生在当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