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午,在缅甸曼德勒市,一名高中生优米正在四层楼建筑内复习,手中拿着未完成的试卷。地震突然发生,当最强烈的一波震动结束后,老师们引导学生迅速撤离。优米试图联系家人,但手机始终无法拨通,焦虑和担忧瞬间弥漫了这个年轻人的心头。
缅甸地区停电问题本就频发,地震发生之后,该家庭的境况愈发令人担忧。他们购置的发电机与太阳能板虽已准备就绪,却因安全顾虑而难以派上用场。无奈之下,全家人只能聚集在门前空地,静默地期盼着事态的发展,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与困惑。
麻云峰及其同事同住一室,遭遇电话信号中断,幸而室内无线网络尚能维持对外通讯。震后夜晚,他依赖蓄电池发送信息,然而电池的续航时间尚不明确。他表示,或许在两天后储电量将耗尽,届时我们将失去与外界的联系,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不安。
3月29日,麻云峰在上午外出查看情况。他发现周边多所学校遭受了严重破坏。所幸当天是拜佛节,学校无需上课,否则情况将更加严重。行走途中,他目睹有人在废墟中呼救,但自己却无法提供帮助,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助。
该地区资源充沛,供应主要来自本地居民。在佛教节日期间,市场显得较为冷清。当地建筑以三层左右为主,少见高楼大厦。居民普遍使用摩托车出行。麻云峰感受到这里仿佛回到了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尽管如此,他来此地的目的也是为了寻求人生机遇。此外,尽管玉石资源未受损失,但后续供应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孙世鋐研究员指出,本次地震发生在缅甸弧地带,该区域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自1900年起,震中周边300公里范围内已发生10次7级及以上地震,其中最强烈的一次在1912年,达到了8.0级。近30年来,该地区频繁发生5级地震,这一现象与大型地震的规律相符。
缅甸近期发生的地震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众多民众生活陷入困境。针对这一情况,国际社会应采取何种措施,以更高效的方式协助缅甸进行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