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催生了一股“异宠”热潮。此类“异宠”与传统宠物猫狗相异,涵盖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及昆虫等小众品种。某女士在带孩子逛市场时,发现售卖“爬宠”的商家数量有所上升,甚至形成了专门的爬宠销售区。商家积极向消费者推荐包括睫角守宫和猪鼻蛇在内的多种爬行动物品种,这一现象反映出爬宠市场正在稳步增长。
“异宠”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消费者,他们对这些罕见的小动物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北京为例,狐獴爱好者通过网络平台结识,并在周末到店铺交流饲养经验。据行业专家分析,过去饲养“异宠”的人较少,但这一趋势正在逐步上升。在社交媒体领域,所谓的“神奇动物”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仓鼠为例,在小红书APP中,“仓鼠”这一话题的浏览量接近40亿次。此外,在“仓鼠怎么养”这一子话题下,累积了超过32万篇相关笔记。
博主们养“异宠”的人数显著上升,他们频繁分享养宠经验和技巧。部分博主表示,近两年其收到的评论和私信数量不断上升,并最终成立了一个交流群。观察发现,对养仓鼠的兴趣逐渐扩大。这些博主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尝试养“异宠”,导致“异宠”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
生存环境标准较高,导致许多家庭难以满足特殊宠物的饲养条件,进而催生了撸宠店的出现。位于安山的撸宠店广受好评,店内展示着水豚、狐獴等稀有动物。店主透露,爬行动物的接触者相对较少,而该店为顾客提供了安全的互动环境。同时,店内还推广爬宠知识,众多顾客在大众点评等平台上留言,反馈学习成果丰富。
然而,"异宠"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网友指出,一位博主所饲养的土拨鼠并非常见的家养黑尾土拨鼠,而实际上,这类动物是鼠疫杆菌的重要宿主。若动物携带病菌,有可能对当地居民健康构成威胁。野外患病旱獭流入大城市,暴露出商家及快递公司在活体动物运输环节上存在不规范操作,这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一些消费者因对新奇宠物的好奇心而冲动购买,然而,面对高昂的养护费用和繁重的照料工作,他们很快便选择放弃。实际上,饲养这些非主流宠物不仅与个人爱好有关,还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公共卫生等公共问题密切相关。业内人士提醒,在购买“异宠”之前,消费者应保持谨慎态度,事先深入了解其习性、饲养难度和潜在风险,以免盲目跟风。大家认为饲养“异宠”时,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重点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