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时政新闻 >> 文章内容
【韩城非遗·古韵新生】韩城非遗古门楣题字:刻在门楣上的韩城印记(图)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2178 2024-05-31

轻抚着岁月斑斑的墙壁,走进韩城的村头巷尾,一幅幅各具特色的门楣题字,安静地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方,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时光。


 

门额,俗称门脑,亦称门楣,是古时人们置于住宅门额上的匾额。门额题字,即题在门额上的字,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愿景,亦或标示着一个家族的荣光。这些题字,或木质,或砖刻,或石刻,不一而足。


 

说起门楣题字,就不得不提起西庄镇西贾村的罗建民老人。今年82岁的罗建民从小就喜爱书法,5岁起便开始自学练习,13岁时开始学习木瓦匠技艺。后来,他便开始给附近的居民盖房做工。“我过去是木瓦匠,给很多人家做牌子。那边有个房子的门楣就是我刻的,是拿水泥做的‘安详恭敬’。”提起门楣题字,罗建民有着说不完的话。

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古门楣题字分布在韩原大地的村村寨寨。因为热爱,罗建民很早便对门楣题字进行搜集和整理。几十年间,他用坏了3台相机,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走遍了韩城的大街小巷和村村落落,将发现的门楣题字等用纸拓下来,回家后再描出,至今已收集整理了上万幅题字内容。


 

“这个‘孝弟慈’是王杰写的,这个‘渠清如许’也是王杰写的”。罗建民介绍说,“大部分是临摹,把这字拓在上面,用复写纸一擦,印子就出来了,这样比你的照片要好。然后把这字用毛笔一描,字就出来了。像这些‘福’字都是临摹的。”罗建民详细地讲解着他收集这些门楣的过程。一张张照片,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同时将人们带回到他那段走村串巷的时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楣题字不仅是大门上的装饰,更是门第和家风的象征,韩城先民将垂训子孙后代的处世格言和警句刻在门额上,镶嵌在墙壁上,将精神追求和房屋建筑有机统一起来。从内容上看,最早的“三槐世家”“延陵旧家”等都是家族姓氏的标志。作为权贵标志的古门楣题字,如“父子御史”“十马高轩”“太史第”等,在文运昌盛的党家村比比皆是。平常百姓家把信仰、追求作为标志题写于门楣,此类门楣在韩城最为普遍,如“孝弟慈”“谦受益”“和为贵”等,且言必称圣贤,语必出六经,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刻。题字书法多出自文人墨客名家之手,配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呈现出韩城特有的文化魅力。


 

罗建民说,虽然年轻人都觉得做这些事没有意义,但仍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支持鼓励他,帮他取梯子、找纸笔等,其热情让他十分感动,这也是他坚持将这件事做下去的动力。

时至今日,韩城人依然保留着建房修匾的传统,有所不同的是,如今在内容上更富于时代气息,以现代文化名人题写或临摹古题字为主,门匾材质多以石质为主,也有新兴的贴瓷砖印字,稍显拙劣,古门楣题字特有的文化内涵褪色不少。


 

如今,一些极具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的古门楣题字逐年破损、消失,修复保存难度较大。年轻人对此知之甚少,参与保存和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做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地方符号,只有唤醒更多的人对其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发扬,方能使韩城古门楣题字这块历史文化瑰宝存世久远,代代相传。

资料链接

 

韩城古门楣题字在韩城由来已久,蔚为风气。常见的分三类:家族的标志、官衔和地位的标志、信仰的标志。传统的门楣题字大多出自当时的文人墨客名家之手,文笔高雅,寓意深远,雕刻浑厚雄逸,清雅大方,与韩城特有的四合院民居风格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集文学、美学、道德、理想的完美融合,反映了与其社会结构相配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2009年,韩城古门楣题字被列为陕西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