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韩城市始终用办好民生“关键小事”来解决群众“心头大事”,创新实施“片区+中心村”政务服务新模式,积极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真正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
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片区+中心村”建设提供行动指南。韩城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山区面积广、范围大、人口分散,如何把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韩原大地的山山峁峁,让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心系所在。为此,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2020年,韩城市率先推出“片区、社区、小区”三类城市管理单元综合治理服务体系改革,以打造“片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为试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由战略部署到示范引领再到整体推进,建成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先后印发《关于规范片区(中心村)政务服务站建设的意见》《韩城市创新推行镇(街道)“一枚印章管服务”改革方案》等文件,统一了建设规范、办事指南,明确了各环节实施主体、职责、操作规范、审核要点,做到“事项清单化、流程标准化”;统一线上线下办事标准、流程,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只上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推动电子监察、“好差评”全覆盖,实现诉求反馈多渠道,破解响应慢、多头办、办理难坚冰。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场景化的服务矩阵,推动“片区+中心村”建设迭代升级。韩城各镇办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建设标准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一刀切”。市委市政府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按照功能定位、区位条件、产业特色,分类确定片区、中心村的辐射范围和集中事项。通过利旧、新建,在市区建设“片区政务服务站”,以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业务为主、小商业市场准入经营为辅,面向全市,一窗办理涵盖人社、公安、行政审批、卫健、医保、民政、退役军人事务、残联、税务及街道办等多项跨部门业务,共150项事项;实行AB岗制度,窗口人员1:2配置;制定便民小纸条、意见薄日总结等制度;设置人大政协联络室,及时听取意见,接受监督;设配母婴室、图书阅览室等,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将社保医保、养老助残、失业就业、卫生健康、退役军人、市场准入等63项高频次服务事项下沉到镇村,建设“中心村政务服务站”;建立“线上业务指导群”,相关驻镇单位和镇业务科室人员线上指导;对群众不急且权限之外的复杂事项,镇主管领导每周定期集中协调解决;开展“便民服务+行政部门”模式,提供市镇两级多部门咨询电话,让群众在“政务大超市”中感受温暖和便利。
坚持以民为本,建立贴心更暖心的服务品牌,让“片区+中心村”建设更有质感。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全市创建“桢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构建“1+2+3”帮办代办体系。一是在市、镇、村组建一支400余人高素质的帮办代办队伍,加强培训指导、监督评价、考核奖惩,倒逼服务质效提升。二是针对偏远山区村,建立“两个电话两条消息”制度,村民日常在村委会登记需要代办的事项,代办员回村、离村,通过1个村委会电话和1条“帮办代办群”消息,了解村民需要“捎办、待办事项”,审批事项办理需同时填写1名代办员电话,以便及时收到办理情况通知。三是建立“全程帮办、跑腿代办、专人特办”的服务机制,推行“便民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吸纳镇包村同志、驻村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等为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壮大村级“代办员”队伍,丰富“上门服务”事项,遇到不可现场帮代办的审批事项,指导群众搜集整理和填写资料,代送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帮办。“您办事、我帮助、我办事、您放心”的“保姆式”帮办代办便民服务模式,获得群众广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