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在新加坡国会的一次会议上,严燕松议员就樟宜机场乘客遭遇的登机桥滞留或被锁在到达门外的问题,向交通部长徐芳达递交了书面质询。该询问内容涉及以下四个关键方面:首先,过去五年中此类事件的具体发生次数;其次,地勤服务员所使用的报告流程以及对于失职行为的处罚办法;再者,交通部在监管协助弱势乘客协议方面的实际效果;最后,是否已实施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疏忽的再次出现。
徐芳达部长强调,2024年12月29日,樟宜机场发生了一起首例事件。事件中,一名乘客在抵达并下机时,被留在了登机桥上。此外,在乘客离开之前,登机口已经关闭。根据国际航空业的规范,航空公司应在指定地勤代理的帮助下,保证乘客在登机桥门锁闭前能够安全离开。
在此次事件中,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未能发现三名乘客正站在登机桥上等待。他们向地勤代理误报,声称登机桥上已无乘客。地勤代理在关闭机舱门前,未按标准程序对整个登机桥进行彻底检查。这些不当操作使得乘客未能进入机场大厦,成为乘客滞留的直接原因。
乘客使用轮椅,并有专人相伴。工作人员试图联系相关部门以开启登机桥门锁,但未联络樟宜机场集团的紧急服务热线。按照规范,应立即联系紧急热线。然而,由于这一疏忽,解锁过程被推迟。受影响的乘客在登机桥上等待了大约16分钟。樟宜机场集团在获知此事后,才最终打开了门锁。
航空公司已向受影响的旅客表达了歉意,并提供了相应的赔偿。此外,该公司正与政府航空管理部门合作,加强对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协作流程的警示措施。这些行动展现了公司对事件负责的态度以及积极改进的意愿。
新加坡民航局与樟宜机场集团已将相关经验及教训分享给了其他航空公司和地勤代理人员。这一举措旨在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此举对于提升机场整体的安全运营和服务水平起到了正面效应。
近期,樟宜机场遭遇的旅客滞留事件对机场的日常运作构成了警示。为避免此类事件重演,机场需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以提升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