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抵达毛纳村进行采访。正当记者准备发问时,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寿主动上前,递上一杯热茶,并多次强调需先观察茶汤色泽、嗅闻香气。接着,他自豪地表示,村里的茶叶与众不同。这一举动引发了记者的浓厚兴趣,毛纳村的茶叶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毛纳村坐落于偏远山区,四周被茂密的雨林环绕,阳光难以穿透。村民们出行需耗时半天。全村有600余户人家,在土地资源稀缺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环境中,人均耕地不足。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村民不得不砍伐树木、挖掘草皮来种植水稻,但这却导致了泥石流的发生,水稻生长状况不佳,使得原本艰苦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十多年前,王柏和村民前往城市探亲,发现山上的大叶茶叶经过简单包装后,售价可高达数十元。这一消息迅速传播,村民纷纷捕捉商机,砍伐林地种植大叶茶。起初,大家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然而,不久后,茶商们表示茶叶口感已大不如前,原因在于野茶生长的独特环境遭到了破坏。
在问题被识别后,该村采取了对雨林进行生态重建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保留山顶的原始森林作为“绿色水库”。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寿陪同记者参观了村民王琼香的生态茶园。王琼香热情洋溢地介绍,由专家“大飞”传授的“林茶共荣”技术效果显著,树木的树荫能够遮蔽阳光和雨水,落叶则被用作有机肥料。
王琼香所指的三块试验田中,东侧为原始密植茶园,中央地带为纯林下种植区,西侧则是降香黄檀与咖啡树的混种。观察结果显示,西侧的茶芽最为粗壮,且咖啡花吸引了授粉蜂,有效防治了茶小绿叶蝉。王有寿进一步提供了数据,指出目前的大叶茶相比几年前,氨基酸含量上升了66%,儿茶素含量上升了108%,水浸出物含量上升了25%。
记者提问关于销售情况,王有寿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心。王侦攀讲述了村里智能生产线的优势,指出其能够对产品进行细致分类和精密加工。通过这条生产线,大叶茶被加工成香气浓郁的工夫红茶。该茶叶已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并在年前成功出口至美国、法国等国家,毛纳村的茶叶因而赢得了全球的认可。
毛纳村的变化引人瞩目。对于毛纳村取得的成就,您是否认为其成功模式可以在其他村落中得到复制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