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儿科医生荒、儿童就医难,我们的孩子未来谁来守护?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27 2025-03-16

我国儿童医疗领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就诊流程复杂,二是儿科医生短缺。这些问题长期影响着医疗服务,形成了服务瓶颈。尽管资源投入逐年增加,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资源现状

我国儿科医疗资源配置近年来有所增加。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目前全国儿童医院总数达到162家,设有儿科的公立综合医院数量约为4400家。此外,每千名儿童配备的儿科执业医师数量,从2015年的0.49人增至2023年的1.02人。尽管这些指标显示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仍表明并非所有问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

供需矛盾

儿童疾病高发期间,医疗资源供需紧张问题显著。以首都儿童研究所为例,患者数量众多,普遍存在挂号困难的情况。该所的儿科医生,例如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正莉及其团队,在日常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同时,胸部及肿瘤外科主任武玉睿每日需主刀多场手术,其工作充满压力和挑战。

专业调整

1999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儿科学专业。这一变动使得医学院本科生需等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学习儿科知识。自那时起,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年,在暂停招生17年后,多所高校恢复了儿科学本科招生。然而,人才培养并非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职业困境

儿科医生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需处理多种儿童疾病,其中不乏仅儿童易患的病症,治疗难度较高。他们面临沉重的工作压力,工作时间较长,然而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些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儿科职业的吸引力减弱,并加大了培养及吸引儿科医生的不易。李正莉医生指出,这些挑战对儿科人才的培养和招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分级障碍

理想的儿童医疗体系理应采用分级诊疗制度,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在北京,记者对多家儿童专科医院及部分顶尖综合医院儿科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众多患者来自周边省份及地区。专家武玉睿指出,患者家属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不高,这是分级诊疗难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原因之一。

解决举措

卫生健康部门实施了多项策略,旨在增强基层医疗单位在儿科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李正莉提出,基层儿科在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应当标准化诊疗步骤,强化全科医师的儿科专业能力,同时增加社区医生参与儿童专科医院培训的次数。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鹏副研究员指出,新技术的应用为AI协助儿科医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

儿科医生数量有限,儿童医疗问题亦较为严峻。针对这一现状,您有何看法?能否提出您的解决方案?期待您的观点分享,并欢迎您的点赞及文章的广泛传播。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