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九派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观察到,大量以“大叔与女大学生邂逅”为主题的视频开始流行。这些视频着重描绘了“大叔”与“女大学生”在年龄和身份上的差异,以此吸引观众关注。视频中对女子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进行了详细展示,频繁使用“老男人”、“36岁大叔”等称呼,封面多配有女子照片,初看宛如日常生活的记录。
此类视频声称提供交友寻找女友的服务,其主页和小号简介均公开了联系方式,引导用户前往特定的聊天平台。然而,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为推销课程做铺垫,已经对平台的内容生态产生了影响。
一旦用户被引至聊天界面,推销者便迅速推荐一款标价388元的“一对一辅导”服务。此服务宣称能以较低成本助男性赢得理想伴侣。此外,推销者预先发送了介绍视频,视频内容是他们根据与数十位女友交往经验总结出的吸引女性的技巧。
商家采用误导手段吸引消费者关注,进而推广课程,其核心动机在于获取经济收益,此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显著误导。
视频Vlog频繁展示中年男性舍弃同龄伴侣,转而追求年轻女大学生的情节。同龄伴侣的条件越发苛刻,对房产、车辆和彩礼的期望持续上升,导致这些条件难以实现。此现象反映出视频创作者对女大学生群体的看法,认为她们更容易接近,男性只需付出较少的努力即可达成目标。
此类暗示不仅损害了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还可能导致部分男性产生不当认知,进而在社会伦理领域激起争议。
13日,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事件发表看法,指出:若视频未暴露女性面部且未透露个人信息,通常不构成隐私侵犯。然而,若私下讨论涉及卖淫等违法行为,则可能违法,涉嫌组织或介绍卖淫。
对可能触及法律边界的行为,需通过专业的法律评价进行精确划分。此举旨在保障社会公共秩序及法治环境的持续稳定。
付律师指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相关平台需对发布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管。一旦用户行为触及法律红线,平台若未及时作出反应,将可能面临监管不力的批评。同时,平台在实时监控所有私聊内容方面,通常遭遇众多困难。
该平台内容丰富,但监管人员数量不足,迫切需要解决如何高效管理边缘行为的挑战。
律师指出,该男子实施了周密策划的“试探行为”,此行为处于法律界定模糊区域,他试图利用平台监管漏洞来探测法律界限。付律师还强调,网络交友存在诸多风险,公众需增强警觉,以免上当受骗。
在使用网络交友平台过程中,公众应当保持高度警惕。他们必须确保自身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需防范可能遭遇的各种侵害行为。
当前网络环境存在众多潜在风险。对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在网络交友过程中有效提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