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福建晋江市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福建省林业局联合主办了全国性的“爱鸟周”和“护飞行动”。同期,还举行了以“搭建志愿者平台,确保候鸟迁徙安全”为主题的座谈会。众多单位和志愿者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意义深远。
在本次活动中,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对鸟类保护的迫切性及其执行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的独到见解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共同为鸟类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期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了一项倡议,旨在建立一个“志愿者之家”,并确保候鸟迁徙的安全。该倡议促使众多志愿者加入“志愿者之家”,共同为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提供策略上的支持和实际援助。这一举措无疑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各地“护飞团队”负责人接受了旗帜的授予,这一仪式标志着志愿者“护飞”行动的正式启动。泉州市观鸟协会的代表在讲话中传达了志愿者的心声,晋江市的代表则介绍了鸟类保护的先进经验,双方共同展示了各地在鸟类保护方面的坚定意志和显著成果。
代表们前往泉州湾湿地进行现场调研。该湿地是众多鸟类生存的关键地带。通过实地考察,代表们深刻体会到了湿地对鸟类生存的至关重要性。湿地内生态环境多样,不仅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同时也让代表们对鸟类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此次考察使代表们对环保和鸟类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普遍认为,会将参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采取更高效的方法来推动鸟类保护工作的进展。
今年的“护飞行动”志愿者服务覆盖了整个候鸟迁徙季节,服务范围涵盖了主要鸟类栖息地及其迁徙路线周边区域。主办方精心安排了细致的规划,目标是在候鸟迁徙的关键时期,确保它们获得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未来计划将“护飞行动”常态化,志愿者将持续进行监护,并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鸟类在安全的环境中繁衍。
今年“爱鸟周”活动以“消除鸟网、严布法网、保障鸟儿自由”为核心主题。在此期间,将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旨在强化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这一举措致力于加强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公众的环保觉悟,并鼓励更多人投身于鸟类保护的行列。
实施科普活动有利于普及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生存状态,增强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保护鸟类及其栖息环境的积极氛围。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福建省位于亚热带,正好处在东亚至澳大利亚、西太平洋两条主要迁徙路线上,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该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5.12%,位居全国首位,拥有众多山脉、森林及湿地,为鸟类创造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福建省记录的野生鸟类种类共有592种,这一数量占据了我国自然鸟类种类的近四成。福建的鸟类资源极为丰富,这一显著特点不仅凸显了该省在鸟类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晋江市依托“制度创新”和“科技助力”,融合“全民共建”与“产业融合”,构筑了一个包括全链救护、全景监测及全民参与的鸟类保护体系。该体系被命名为“泉州市晋江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并荣获“2024年海洋生态修复优秀案例”称号。
欢迎您在评论区讲述您与鸟类相关的关爱故事或行动,期待您的分享。同时,请不要忽略对本文的点赞和分享。